2025年9月8日,课题组在建工系会议室隆重举办了师生见面会。此次会议以欢迎新生加入、总结上半年科研工作以及规划下半年科研目标为核心内容,课题组全体教师、新生和老生齐聚一堂,会议气氛热烈融洽,为新学期的科研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伊始,新生们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围绕兴趣爱好、个人特长以及与课题组的不解之缘等方面展开,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即将开启的研究生学习生活的热切期待,充分展现出对科研的热忱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025 年 9 月 7 日晚上7点,课题组在结构楼东 420 会议室温馨举办新生茶话会。参会人员涵盖课题组 2025 级全体新生与老生,大家齐聚一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启科研生涯的 “初相识”。茶话会伊始,各位老生和新生围绕兴趣爱好、个人特长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为帮助新生系统了解课题组运作模式、消除科研初期的困惑,茶话会进入 “经验分享与信息科普” 环节。首先,童治豪与刘成磊两位同门详细介绍了课题组的基本情况,包括组会的频次、...
近日,课题组在国际著名结构工程类期刊《Engineering Structure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 6.4)发表的研究论文《Compression performance of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UHPCFST) columns exposed to elevated temperature during construction》荣获Editor’s Featured Paper Award殊荣。这一奖项专为在理论深度、工程应用价值和创新性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论文设立,全球每期仅遴选极少数文章授予此项荣誉。...
2025年7月18日,课题组在结构楼三楼二会议室召开了全体研究生组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既有铁路老龄混凝土课题研究进展汇报暨试验方案汇报,出席本次会议的老师有徐礼华老师,池寅老师,余敏老师,孔文涛老师,黄乐老师。在本次组会上,童治豪、赵建清两位同学分别从材料与构件层面系统梳理了既有铁路老龄混凝土的研究进展;随后,廖方淳、童治豪、赵大凯、段谟鑫、张俊俊依次汇报各自试验方案,就研究思路与实施细节与师生展开充分交流。...
2025年7月7日上午,课题组在结构楼四楼建工系会议室召开了全体研究生组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既有铁路老龄混凝土课题研究进展汇报,出席本次会议的老师有徐礼华老师,池寅老师,余敏老师,孔文涛老师,黄乐老师,王叹博士后。在本次组会上,童治豪同门针对既有铁路老龄混凝土课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汇报,各位同门结合自己的试验方案对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细节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老师们提出了宝贵的指导建议,并指明了后续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2025年6月23日下午,课题组在结构楼四楼建工系会议室召开了全体研究生组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24级研究生试验方案汇报,参加本次会议的人员有:徐礼华老师,池寅老师,余敏老师,黄乐老师,孔文涛老师,王叹博士后,以及全体研究生。本次组会的汇报人员分别为:袁仲煕、施超、陈苗、邹婷和袁梦。 5位硕士生按照各自硕士课题展开试验方案汇报,袁仲煕的汇报课题为“低碳高性能混凝土三轴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施超的汇报课题为“...
栀子花开季,依依惜别时。为表达对毕业学子的美好祝愿,增进师生情谊,传承课题组文化,课题组于2025年6月20日下午,在学院5楼多媒体教室隆重举行了2025届毕业生师生茶话会。课题组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共同为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毕业生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本次茶话会的主角是2025届的优秀毕业生们,他们是:博士毕业生高奔浩;硕士毕业生刘静、王伟、马瑞成、龚国俊、孙泽文、王忠慧、任玮楠。他们满载着在课题组期间的科研硕果与成长经历,...
2025年5月25日,课题组共有7位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答辩。本次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武汉科技大学龚建武教授担任,答辩委员包括武汉大学徐礼华教授、杨贞军教授、池寅教授、余敏副教授以及黄乐副研究员,答辩秘书由博士后王叹担任。 在答辩过程中,7位硕士研究生依次围绕各自研究课题进行了PPT汇报,并就答辩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回答。答辩环节结束后,答辩委员会经过评议一致认为,课题组的7位硕士研究生已达到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
2025年5月25日下午,课题组博士研究生高奔浩进行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为:华中科技大学张世顺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武汉科技大学许成祥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谷倩教授、武汉工程大学卢海林教授、武汉大学刘泽教授、武汉大学胡晓斌教授、武汉大学池寅教授,答辩秘书为武汉大学王叹博士后。出席本次答辩现场的人员还有徐礼华教授、余敏教授、黄乐副研究员和课题组研究生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