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参加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2024年9月20日至22日,徐礼华教授带领团队教师池寅、余敏、黄乐及研究生余春雷、赵建清和孙泽文等人参加了在福建武夷山市举办的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和福州大学主办,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武夷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等多家单位承办。会议邀请了全国组合结构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作特邀报告,...
2024年9月14日上午,英国利兹大学 Theodore Hanein 教授团队一行(Theodore Hanein,Oday Hussein,Marco Simoni)应课题组池寅教授邀请来到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与课题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表了主题为“Closing the Concrete Loop: Beyond 2050”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吸引了众多师生和行业专家前来参与,讨论混凝土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在报告中,Theodore教授深刻剖析了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本地化获取对当地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
2024年8月24至25日,课题组徐礼华老师、池寅老师、童治豪博士和涂泓轩硕士参加了在桂林召开的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
为庆祝Portland水泥专利发明200周年,2024年7月8日-10日,由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主办的第二届低碳水泥及混凝土先进技术国际学术会议(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in low-carbon cement & concrete technology)在英国伦敦召开。课题组副研究员黄乐老师带领博士研究生高奔浩参与了本次会议,其中高奔浩在学生分会场进行了题为“Development of a low-carbon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with low cement ...
4月27日上午,香港大学叶海隆教授应邀来到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叶海隆教授现为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博导、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香港工程师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水泥基材料、混凝土材料和结构耐久性、钢筋腐蚀控制等,先后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主持和参与承担了香港研究资助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科技基金、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的多项科研项目。 交流会伊始,组内各位老师首先对叶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
2024年3月19日,中建三局科创公司总工程师孙克平一行莅临课题组指导,双方进行了一场富有成果的产学研研讨会。本次会议旨在促进双方在低碳高性能混凝土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会议开场,课题组负责人徐礼华教授发表了欢迎词,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与感谢。徐教授强调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会为双方未来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随后,中建三局科创公司总工程师孙克平介绍了来访人员的背景,...
“第三届土木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结构学术会议”2023年12月1至3日,课题组徐礼华老师、池寅老师、黄乐老师、吴方红老师、王叹博士后、赵建清博士、童治豪博士和涂泓轩硕士参加了在武汉召开的第三届土木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结构学术会议。12月2日下午,受组委会邀请,池寅老师代表徐礼华教授为本次会议作了题为《数据驱动的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研究》的特邀报告。 土木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结构学术会议由香港理工大学校长、...
2023年12月11日上午,受华南理工大学陈光明教授邀请,池寅老师和黄乐老师到其课题组进行交流,分别作了题为《混杂纤维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和《混杂纤维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的学术报告。池寅老师进行报告中池老师在报告中指出:在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形成混杂纤维混凝土,能够在多层次、多阶段抑制裂缝发展,相比单一纤维混凝土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混杂纤维的掺入使混凝土在“复合”的基础上“再复合”...
12月17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吴建营教授应邀来到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此次来访,吴教授带来了以《基于统一相场理论的结构多场耦合破坏分析》为主题的报告。吴建营教授深刻且形象地介绍近期在统一相场理论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会上,各位老师首先对吴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由池寅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吴建营教授的学术背景和成就。接下来,吴教授分别从研究背景和现状、统一相场理论、多场耦合破坏实例、研究结论和展望四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统一相场理论在多场耦合分析的优势,...